開欄的話:社區運動會是貫穿全年、在群眾身邊經常開展的基層賽事活動,形式靈活多樣,參賽門檻較低,內容涵蓋群眾喜聞樂見的賽事活動、健身達標、大眾等級評定、嘉年華、親子運動會等。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《關于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 發展群眾體育的意見》《全民健身計劃(2021—2025年)》均明確提出,舉辦社區運動會,充分發揮社區體育賽事在激發拼搏精神、促進鄰里交往、增強社區認同感等方面的積極作用。目前,全國各地都組織開展了社區運動會,呈現出“以人為本、突出基層、因地制宜、形式多樣、政府引導、多方參與”的顯著特征。為進一步提高社區運動會的影響力,中國體育報今起開設“社區運動會巡禮”專欄,定期刊發全國各地社區運動會的典型經驗、典型案例、典型做法、典型人物,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案例,為全國更廣大地區提供經驗借鑒。
社區運動會是扎根基層、覆蓋全面的體育賽事活動,帶動全國范圍內的居民在家門口就能參加體育鍛煉、感受運動氛圍。隨著各地不斷探索、創新舉辦形式,豐富賽事活動內容,在鄉村開展的社區運動會呈現出濃厚的地方特色,通過“體育+”的形式展現體育力量、體育溫度和體育精神,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村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觀念,在鄉村振興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這個夏天,火熱的“村BA”展現了鄉村籃球的真實模樣,也為鄉村振興寫下有力注腳。前不久,貴州省“美麗鄉村”籃球聯賽在貴州黔東南州臺江縣臺盤村熱熱鬧鬧地辦了多日。村里組建籃球隊、村民成立拉拉隊、村際打起友誼賽,比賽間隙加入苗族歌舞表演,一頭黃牛成為冠軍獎品……“村BA”還與當地傳統節日“吃新節”相結合,“吃新節”是貴州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,村民通過斗鳥、斗牛等活動來預祝糧食豐收,籃球聯賽是歡慶活動中最熱鬧的一項。通過傳統節日聯結體育賽事,“村BA”有了文化傳承、鄉愁記憶的魅力,有利于鄉村文化建設,促進鄉村旅游發展。
云南省昆明市祿勸縣撒營盤鎮“火把節系列活動”同樣將當地文化特色融入社區運動會,在提高群眾身體素質的同時,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、強化鄉村凝聚力。7月,撒營盤鎮以火把節為契機,掀起全民健身新熱潮。作為祿勸縣籃球文化重要發源地之一,撒營盤鎮籃球氛圍濃厚,18支代表隊在3天內奉獻了40場巔峰對決。此外,活動還設立象棋、撲克、拔河、民歌四個比賽項目,累計參與人數28000人次。
在推進鄉村振興的路上,體育賽事綜合帶動效應凸顯。各地通過辦賽進一步擴大運動場地設施增量,群眾樂享健康生活;創新促進鄉村產業增效措施,農民增收甜心頭。7月,2022“體總杯”全國社區運動會街頭籃球系列賽全國啟動儀式暨桂平“大藤峽杯”籃球挑戰賽在廣西桂平木樂鎮舉行。自活動籌備以來,桂平市按照賽事標準全力推進木樂鎮體育場館設施進一步完善,打造屬于社區的時尚潮流運動場景——速越籃球公園、職工之家燈光籃球場。這些場地設施不僅激發了當地全民參與籃球挑戰賽的熱情,也可在賽后承辦各類體育賽事活動,為全民健身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。此外,當地更以辦賽為核心,打造沉浸式體育消費場景,拓展體育營銷渠道,帶動當地體育產業發展。
近年來,莆田市通過在鄉村辦大賽、強體育、惠民生,有效助力鄉村振興,提升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。“全民悅動·活力莆陽”全民健身系列賽事活動之美麗鄉村體育聯賽、社區體育節等形式多樣的賽事活動,充分融合莆田各縣(區、管委會)特色項目,結合當地荔枝、龍眼、枇杷、文旦柚等四大名果及全民健身周、農民豐收節、南日鮑魚節、紫菜節等,促進鄉村農副產品銷售、鄉村文體旅資源展示。在涵江區萩蘆鎮第二屆龍眼文化節暨體育助力鄉村振興活動中,共促進農特產品銷售近百萬元,直播平臺關注量超150萬人次,農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。
鄉村振興不僅是經濟的振興,還包括健康素養的提升。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今年舉辦了“移風易俗暨民族團結進步杯”籃球聯賽。賽事集結48支隊伍,籃球愛好者及觀眾上萬名,共比賽200余場。本次籃球聯賽滿足了涼山人在社區開展籃球運動的期待,更涌現出不少籃球少年,他們對籃球的熱愛收獲了網絡百萬點贊。布拖縣曾是深度貧困地區,如今脫貧致富讓這里的百姓生活水平極大提升,村里修起了漂亮的籃球館,涼山州人民對籃球運動的熱愛有了安放之處,對健康生活也有了全新的向往。(轉自9月30日《中國體育報》02版 作者:王子純)